通讯报文加密解密办法(通讯协议报文解析)

EchoBird 自由职业者与创业者 2025-08-02 07:55:11 6 0

本文目录一览:

详解量子加密【通俗版】

量子加密详解(通俗版)量子加密是一种利用量子力学原理来保证通信安全的技术。它不同于传统的加密方法,如凯撒密文或RSA加密算法,而是利用了量子力学中测量对物理状态产生不可逆影响的特性,来确保通信密钥的安全传递。传统加密方法的局限性凯撒密文:历史上最早的密码之一,通过把单词的每个字母移位若干位来进行加密。

总的来说,后量子加密(PQC)在保护数字通信、数据存储和在线交易免受潜在量子攻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。通过放弃传统的策略和数学方法,采纳更复杂的数学模型,PQC加强了数字安全,确保了加密信息的保密性和防篡改性。

术是密码术与量子力学结合的产物,它 利用了系统所具有的量子性质。美国科学家威斯纳于 1970年提出首先想到将量子物理用于密码术,1984 年,贝内特和布拉萨德提出了第一个量子密码术方案,称为BB84方案。1992年,贝内特又提出一种更简单,但效率减半的方案,即B92方案。

量子加密是一种利用量子物理特性进行加密的技术,它能够抵御量子计算机的攻击。这种技术在2010年取得了重要进展,当时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(NIST)发布了《NIST量子密钥分发框架》草案,将量子加密纳入了标准的密码学框架中。

冰蝎-特征检测及报文解密

冰蝎的特征检测及报文解密方法如下:特征检测: 理解冰蝎的通信阶段:冰蝎的通信分为两个阶段,首先是密钥请求阶段,其次是加密命令传输阶段。 检测可绕过特征:这些特征包括Accept字段的特殊值、多样化的UserAgent和长连接等。这些特征虽然可以被攻击者绕过,但仍是初步检测的重要依据。

冰蝎的特征检测及报文解密方法如下:特征检测: 可绕过特征的检测: Accept字段和UserAgent字段: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进行匹配,但需注意这些字段容易被攻击者构造报文进行绕过。 非可绕过特征的检测: 密钥传递时的URL参数:分析报文内容,查找URL参数中是否包含用于密钥传递的特殊参数。

冰蝎在流量交互中的特征可以分为可绕过和非可绕过两大类。可绕过特征包括Accept字段、UserAgent字段和长连接等,攻击者可以通过构造报文进行绕过,导致设备检测不到冰蝎webshell特征。非可绕过特征则包括密钥传递时的URL参数、加密时的URL参数、传递的密钥、加密数据上行和下行等。

为有效检测冰蝎,需结合多个特征进行分析,以降低误报。例如,检测Accept字段的异常值,或者追踪UserAgent的多样化。在报文解密方面,冰蝎使用AES加密并编码,服务器返回的16位随机密钥是解密的关键。通过截获并利用AES在线解码工具,可以获取加密后的详细信息。

通过对冰蝎加密流量的Wireshark抓包,我发现加密请求的URI和referer虽然在初次访问时相同,但后续会有所变化,密钥协商过程似乎不再可见。这使得面对加密报文时,我们显得无计可施。但通过行为模式,可以观察到一些线索:同一URL会频繁被访问,然而源IP却非常有限,这是Webshell的典型特征。

保密通信的RSA法的操作步骤如下

由发报人用自己的秘密密钥将报文“解密”(即用解密钥加密);(2)用收报人的公开密钥将被“解密”的报文加密;(3)收报人先用他自己的秘密密钥解密,然后用发报人的公开密钥“加密”,如能成功地译出原报文,则可以确保报文是真实的,否则对方的签名就是假冒。

RSA算法 数学知识基础 取模操作:取模操作(Modulo operation)是一个二元操作,得到的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余数。如被除数a、除数b和余数c可以记作:a bmod b = c。同余:同余(Congruence modulo)是指数论中的一种等价关系。

RSA签名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: 密钥生成:选择一个公开的大素数p和q,计算它们的积n=pq,以及欧拉函数φ(n)=(p-1)(q-1)。然后选择一个整数e,使得1eφ(n),且e与φ(n)互质。计算e关于φ(n)的模反元素d,即满足ed≡1(mod φ(n)。此时,(e,n)为公钥,(d,n)为私钥。

RSA密钥的生成步骤如下:选择两个不相等的质数p和q:这两个质数越大,RSA的安全性就越高。计算p和q的乘积n:n的二进制位数就是密钥长度。实际应用中,RSA密钥一般是1024位或2048位。计算n的欧拉函数φ(n):φ(n) = (p-1)(q-1)。

密钥对生成RSA密钥对的生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素数选择:选择两个大素数 $p$ 和 $q$。这两个素数的选择是随机的,且需要足够大以保证RSA算法的安全性。模数计算:计算模数 $n$,其中 $n = p times q$。模数 $n$ 是公钥和私钥的共同部分,也是RSA算法中加密和解密操作的基础。

欢迎 发表评论:

文章目录
    搜索